记得在老罗语录中,有一段是讲“知青情节”的。大意是:
当年上山下乡的那代年轻人,在农村受了很多苦,后来历经艰辛,回到城里,虽然不愿意再次去往农村,但当他们在城里听到音乐闹钟发出“公鸡”打鸣的声音时,还是很怀念那里的生活。
当时老罗用了“梦回青河”来打趣这个现象。
哎,谁不是呢?我年轻时,曾在某大厂的呼叫中心接电话,有一段时间,我的工位是这样的:
- Aperture: ƒ/2.8
- Camera: N95
- Focal length: 5.6mm
- ISO: 160
- Shutter speed: 1/15s
桌上有两部大屏幕的电话机,插网线的那种。这对于我这种没见过世面的,又对数码产品感兴趣的“土鳖”来说,初次见到这种电话的时候,感觉就是:“太高级”了!然而兴奋是短暂的,工作异常枯燥,这种同时允许三条线呼入的“高级货”,在心情不好的时候,它的振铃声就很刺耳了。
后来我知道那是IP电话机,和普通的桌面电话并不是同样的东西。离开大厂很多年,我再也没有听到过它的铃声。偶尔有些瞬间,竟然有些怀念?于是瞎折腾的本性又痒痒了起来,直到……
对,舒服了,这该死的铃声。原来这就是“梦回青河”的感觉。
但隔行如隔山,实际操作起来,还是废了一番周折。需要采购设备,接触新名词,了解设备工作原理和配置方式,如何在办公室环境部署等等一系列问题。非常感谢:
- 数码之家论坛“czxsw1”的帖子《自建SIP,解决家里用电话座机的难题》
- “傻屁哥&Fun”博客的文章《家庭固话SIP-VOIP化接入计划》
- Youtube “MetrolineDirect com” 《J Series OpenSIP》视频讲解
从有想法,到部署完成,最后调试成功,他们都给了我很多的帮助和启发。
其实网络拓补图很简单,简单说来就是把IPPBX接入到局域网即可,本来是想好好画个图的……
不想细细描述配置的过程,一来枯燥,即使有人看到本篇,感兴趣的也未必是这个,二来,电子产品技术更新很快,主要还是对原理的理解。我不是个吝啬的人,如果有朋友有兴趣,我是很乐意分享的,发邮件联系我即可。
下一篇中讲述一下心得:折腾一下IP电话(二)-小甜甜和牛夫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