憶往昔

我的World Cup

今天是2018年6月22日,是个特殊的日子。最近几天,第21届FIFA世界杯小组赛第二轮开打,激战正酣。虽然我是一个纯粹的看热闹的伪球迷,但是世界杯依然让我心潮澎湃。

想起了我经历过的世界杯们。

(一) 1994-射手

1994年的美国世界杯,对我来说,是第一届世界杯。由于爸爸喜欢看足球,这也算是我启蒙的开始吧。那时候家里还是一台14寸的黑白电视机,用的室外天线。没有办法看到比赛直播,能获取信息的渠道非常有限,除了电视新闻,就是收音机和报纸。所以关于足球和比赛,我没有留下任何记忆。罗伯特 巴乔踢飞点球的画面,我是很多年以后才看到的。

我清楚的记得,当时陕西电视台有一个答题活动,爸爸作为一个伪球迷的先锋,参与的热情极度高涨。其中一题是:1994年世界杯的吉祥物叫什么名子?其实这个题很难,因为关于比赛的报道中,会提到谁进了球,谁晋级了,谁淘汰了。但是很少会提到吉祥物的名子。爸爸的答题只剩了这一题没有办法得到答案,心急如焚,眼看答题截止的日期到了,如果答案再不寄出,就是无效的答卷。爸爸几乎翻遍了能找到的各种报纸,并准点收听和收看关于世界杯的新闻,仍然一无所获。还好,当年只能用邮政寄信,活动的评判规则是信件发出的邮戳日期。后来爸爸“果断”等到截止日的第二天,电视台公布了正确的答案,于是爸爸将答案填上,找了邮电局的朋友,把邮戳日期调到前一天,庄重的盖戳后,欢欢喜喜的寄出了。

结果嘛,当然是石沉大海。但我永远也忘不了,1994年美国世界杯的吉祥物,它的名字叫“射手”。

(二) 1998-乔丹与罗纳尔多

四年的时间一晃而过。1998年,我已经对足球略有了解,一方面是因为爸爸的影响,另一方面是陕西也有了自己的球队,虽然国力只参加甲B联赛,但仍然是饥渴的陕西球迷的信仰。这直接导致我到目前为止,唯一的一件正版球衣竟然是国力的主场队服。即便如此,我也没有看世界杯的任何一场比赛,因为乔丹复出再次夺得NBA总冠军,让身为学生的我们可以讨论很久,毕竟是篮球之神,足球嘛,听听结果就好。所以后来得知是法国队和巴西队会师决赛,我更加觉得索然无味。

因为巴西有罗纳尔多,而且直到今天,普遍认为,有且仅有一个罗纳尔多。由于学校管理严格,当年是看不到欧洲联赛的,很多已经很有名的球员,我都不知道名字,但是罗纳尔多,已经是如雷贯耳,电视上会经常看到他的集锦。后来得知虽然他1994年也参加了世界杯,但那届并不属于他,没想到这一届还不属于。

当同学们逃课去看比赛的时候,我当时的心情用现在的话说就是:naive!巴西稳赢!这真的是我当时的想法。后来的结果,嗯,那个姓齐的秃子主宰了比赛。

这时候我感受到了足球的魅力,有点懊悔为什么没有去看世界杯的比赛,贝克汉姆的红牌,苏克的小提琴…… 在接下来的几年中,我成为了一个极端的伪球迷,看了不少的比赛,甚至还用收音机听比赛的直播。高考前大家在紧张的复习备考,我跑回家熬夜看劳尔把点球打飞,看南斯拉夫队少一人,但在15分钟内扳平……

是的,逐渐的,我也可以对某队,某俱乐部,某球员侃侃而谈,我觉得我应该是一个球迷了。

(三) 2002-一胜一平

无论真伪球迷,只要看足球,那2002必定是不平凡的一年,中国队竟然参加了世界杯。对于一个20岁的在校热血青年,这是能有国家荣誉参与感的难的机会。想起了中国队出线过程中的比赛,我基本上都看了电视直播,甚至还花钱去学校的礼堂看过千人场。出线的那一刻,我和同学们比米卢还高兴,跟着人群欢呼了很久。

正赛开始。当时主流媒体的宣传是:首场胜哥斯达黎加,接下来不能大比分输巴西,最后一场逼平土耳其,这样一来,还是有出线可能的。显然是膨胀了,三场比赛,一球未进,净吞九蛋。虽然那可能是建国以来最强的一届中国队,但和世界高手过招,不堪一击。除了大部分女同学和小部分男同学,几乎所有的同学都是逃课看中国队的比赛。我还清楚的记得,和巴西队比赛开始的时候,同学们也是手臂搭肩,和场上的郝海东,杨晨们高声喊唱义勇军进行曲。

中国队出局了。但是这个痛楚只持续了半天,大家又投入到了淘汰赛的议论,谁不喜欢看高水平的比赛呢?各个强队都有忠实粉丝,然而谁都没有想到韩国队竟然打入四强,意大利队的出局骗取了很多女同学的眼泪。

这届杯赛的话题很多,齐达内的伤退,韩国队的出线,小罗的吊门,卡尼吉亚的红牌,巴蒂的眼泪…… 无论如何,巴西队夺冠是实至名归,确实踢得漂亮,3R组合所向披靡,我觉得直到今天,也没有哪一届巴西队的水平超越2002年了。

(四) 2006-意大利

2006年的世界杯,略有感慨。梅西C罗初登世界杯舞台,新一代球星登场,同时老同志们退出的号角也吹响了。看球的我们也就这样告别了青春。

齐达内,罗纳尔迪尼奥,菲戈,劳尔这些伴随我们大学四年,在教室和寝室吹拉弹唱的巨星,这是他们的最后一次世界杯。多年过去了,球场上还是没有看到能有齐达内,罗纳尔迪尼奥这样水平的中场大师。

虽然依然只是看热闹,但意大利队还是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。

与澳大利亚比赛,最后时刻的点球,黄健翔同志的怒喊既成经典,亦成绝唱。“不是一个人在战斗”的说辞也火了一阵。连外媒都评论道:”Chinese sport commentator loses cool”。确实,就业务水平来说,央视的足球评论员中,黄健翔是一哥应该没有争议,但在国家级电视台直播中为自己喜欢的球队呐喊,确有不妥,加上天朝的体制,不走人也不行了。只是后续的很长一段时间里,央视真的没有一个能拿得出手的足球解说员了。

意大利队给我留下另外一个深刻印象的情景在决赛中,马特拉齐头顶齐达内,导致后者红牌离场。虽然我不是法国队的粉,但这个事件让意大利队给我留下了极坏的印象,直到现在,凡是有亚平宁半岛球队参加的比赛,我都是支持另一方的。只是,斯大林同志曾今说:胜利者不应该被指责。四年一届的世界杯,即便是胜之不武,也足以名垂青史。

(五) 2010-万分之一

2010年,兰州世界杯。我在兰州,世界杯在非洲。

圆了曼德拉同志的梦,我也很开心,他真的是光辉岁月了。wakawaka和wuwuzula留下的“嗡嗡嗡”至今言犹在耳,但足球本身并没有留下过多的印象。那几年正是西班牙传控足球的巅峰,确实打的其他球队没有脾气,小白的绝杀虽然惊险,但斗牛士们夺冠没有争议。倒是德容同学蹬踏阿隆索的一幕,印证了他与佩佩的南北双星,并非浪得虚名。还有郑大世的眼泪,让人感慨万千,谁年轻时没有流过泪呢?

有得必有失。话说2010对我来说并不是一个好年头,但是“万人坑”的经历至今怀念。

同事第一次喊我去“万人坑”的时候,是有些吃惊的,难道牛肉面市也发生过这么惨的事件!同事故作神秘:去了就知道了,我心想,难道是那种地方?!

从地下通道走上来之后,豁然开朗,有些惊诧,原来是一个啤酒广场。偌大的一片空地上,有上百家摊位,上千张桌子,都在卖烧烤啤酒,中间通道红毯铺地,颇有仪式感,这规模的场地,如果满座,万人是有可能的。盛夏时节,加上世界杯的因素,万人坑人气满满。虽然只是万分之一的存在,但行酒令,醉酒言,比赛的解说,吹牛的躁动,从四处袭来,既在其中,又在其外,飘飘然,很好。

年轻的时候,把自己的身体当成一堆烂肉般蹂躏。每次去万人坑,都喝的不少,工作的愤懑,生活的失落,都在瓶杯的碰撞中发泄。后来我竟然主动提出去万人坑看比赛!不过万人坑的世界杯,唯一的印象就是德国队4:0阿根廷,有位同事的同学,一位兰大的混血美女,仿佛留下了伤心的眼泪。

这有什么好伤心的。

自己并没有留下万人坑的图片,网上有很多,大都是用经典传奇的口吻去描述的。听说那边已经被和谐了,要新建某地标。只是再琉璃的地标,也带不来万人坑的愉悦,我想兰州人民也会怀念这个地方的。

不久我就离开了兰州。套用一句电影台词:2010年夏天过去了,我很怀念它。

(六) 2014-集锦时代

2014年,已过而立,世界杯又来了。

这届杯赛大都是看集锦,没看几场直播,而决赛还是看了。我不是梅粉,但比赛结束,梅西经过世界杯的场景确实有些心酸。世界杯四年一届,球员的巅峰有几个四年呢……很多球迷都为梅西感到惋惜,然而杯赛登顶受到太多因素的制约,一切都是天意,三哥的话没错:人生就是这样。

另外一场印象深的比赛就是巴西德国之战。本土杯赛,志在六星的桑巴军团,面对日耳曼战车净吞六蛋,让人大跌眼镜。即便是看集锦,也觉得热闹。

突然发现时间过的好快,陪伴我们热血足球的罗纳尔多,亨利,舍甫琴科们都已经退役,而自己看球的时间也是越来越少,精力激情也大不如前。以前周末熬夜看个比赛是常事,而如今,早上起来不忘记看集锦就不错啦!

皇家马德里是个好俱乐部,是很多球员的梦想,比如这届杯赛发挥出色的J罗。而皇马俱乐部的眼光也是够厉害,杯赛结束后就签下了J罗和德国的克罗斯。突然反应过来这都是90后的球员了,原来不知不觉看球的我们也成了老人了。

我还是爱看足球,但是要进入集锦时代了。

Tagged ,